在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后,原有配电网的保护措施应进行一定改进:
(1)对于含大容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可参照高压环网的保护原理,在分布式光伏发现他上游到变电站出口加装方向性元件,并对保护整定值进行重新进行计算。当一段线路两端的功率注入方向为一正一负时,则可以判定为本区域内故障;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下游线路,可以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当作助增电源,并在每段线路重新进行整定,保留原有的三段式电流保护。
(2)加装以其他电气量为度量单位的保护,例如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即利用输电线路两端功率方向相同或相反的特征来判断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
在传统配电网中,无论是基于故障指示器模式还是基于FTU的自动分段处理模式,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后其保护配置都爷需进行一定的改进。对于小容量光伏容量占线路负荷25%以下)或380V分散接入到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系统,由于容量较小并且由于逆变器自身限制,其短路电流不可能过大,因此原系统的保护配置可不进行较大改变;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较多,容量较大的区域,应按以上分析,进行保护配置的重新整定。
采用双向计量电量方式。采用双向累计电量的计量方式时,在实际操作时还要考虑到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双向累计电量的电能表无论采用手持式电子计量抄表方式或智能计量抄表方式,都必须与原抄表系统兼容;单相电能表在低负荷情况下计量误差将增大。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较负荷自用电略有富裕或略有不足时,都会使得电能表长期工作在轻载状态,使计量误差增大。采用两块电能表分别计量的方式。鉴于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惠和补贴政策,可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采民用把光伏发电量和负荷用电量分开计量的方式,即需要用两块电能表分别计量。负荷侧用电量由用户按照市电格购买,光伏发电量则可按政策优惠价格,给予用户一定的补贴,予以鼓励。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中不同光伏的特性差别较大,要预测出电网中电压闪变的大小,需要的电源模型、控制器模型、负荷模型和电网模型。另一方面,闪变涉及的频率范围为0.05-35Hz,所以的分析必须采用电磁暂态模型。多数的分布式光伏是采用 “直流十逆变器”的方式援人系统,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已经超过了20kHz,如果要模拟逆变器的动态过程,其步长将小于1us,而闪变短期参数Pst(short time parameter)的测量时间为10min。所以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上述的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多数的闪变研究采用实测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因。闪变的目的在于揭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闪变问题,找出系统中Pst的母线,检验闪变抑制方法的效果,所以可以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进行建模分析。